一、依托“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形成网状的校企合作体系
1.依托职教集团和行业,各专业与基层站段深入对接,共建“厂中校(专业分校)”、“校中厂”
在企业中建立分校,既提高了学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又能为企业提供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实现了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就业、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促进了学校、企业双方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高速铁道技术、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城轨交通控制、城轨交通运营管理、工程机械控制、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相继在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郑州电务段、郑州工务机械段、郑州供电段等企业成立专业分校。
在基层站段建立“专业分校”,是推进厅局共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落实,标志着专业建设在与企业实质性合作,“专业分校”的建立逐步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人员互兼互聘等方面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重点专业“专业分校”一览表见表1。
表1 重点专业“专业分校”一览表
序号 | “专业分校”名称 | 合作专业 | 合作企业 |
1 | “铁道机车分校” | 铁道机车车辆 高速铁道技术 | 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 |
2 | “供电分校” | 电气化铁道技术 | 郑州铁路局郑州供电段 |
3 | “铁道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分校” |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铁道通信信号 | 郑州铁路局郑州电务段 |
4 | “铁道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分校” |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铁道通信信号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5 |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分校”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郑州铁路局郑州北站 |
6 | “铁路大机分校” |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 郑州铁路局郑州工务机械段 |
7 | “通信技术专业分校” | 通信技术(铁道通信方向) | 郑州铁路局郑州通信段 |
8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分校”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郑州市装联电子有限公司 |
2.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落实制度,共同管理
各院系依托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的“主力军”作用,在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君兰动漫公司、宝视达公司、河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中型企业、医院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学校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已达276个,见表2。
各专业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联系企业的作用,在合作企业中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用行业企业标准评价学生实习实训质量,以真实的产品加工和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各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实践教学质量高,学生职业技能强。
表2重点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专业 |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名称 | 依托单位 |
高速 铁道 技术 | 1.郑州客车车辆段实习基地 | 郑州客车车辆段 |
2.郑州铁路局郑州东站轨道运输分校 | 郑州铁路局郑州东车站 | |
3.郑州动车运用所实习基地 | 郑州车辆段动车运用所 | |
4.郑州东动车运用所实习基地 | 郑州东动车运用所 | |
5.武昌客车车辆段实习基地 | 武汉铁路局 | |
6.广州地铁公司实习基地 | 广州地铁公司 | |
7.武汉地铁公司实习基地 |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8.深圳地铁公司实习基地 | 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 | |
…… | …… | |
铁道 机车 车辆 | 1.铁道机车分校 | 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 |
2.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西安) | 西安铁路局 | |
3.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广州)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
4.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武昌) | 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 | |
5.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二十局) | 中铁二十局集团 | |
6.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江岸) | 武汉铁路局江岸机务段 | |
7.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襄阳) | 武汉铁路局武襄阳机务段 | |
8.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洛阳) | 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 | |
9.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习基地(新乡) | 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 | |
…… | …… | |
电气化铁道 技术 |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供电分校 | 郑州供电段 |
2.郑州供电段调度中心 | 郑州供电段 | |
3.郑州供电段莆田变电所 | 郑州供电段 | |
4.郑州供电段郑北变电所 | 郑州供电段 | |
5.郑州供电段广武变电所 | 郑州供电段 | |
6.郑州铁路局远动所 | 郑州供电段 | |
7.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武汉供电段实践教学基地 | 武汉供电段 | |
8.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新乡供电段实践教学基地 | 新乡供电段 | |
9.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信阳供电段实践教学基地 | 武汉铁路局信阳供电段 | |
…… | …… | |
城市 轨道 交通 控制 | 1.铁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分校(郑州铁路局郑州电务段) | 郑州铁路局郑州电务段 |
2.城轨控制培训基地 | 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
3.信号基础设备检修基地 | 郑州铁路局郑州电务段检修所 | |
4.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分校(中铁电气化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5.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铁道通信信号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分校(洛阳) | 郑州铁路局洛阳电务段 | |
6.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 郑州铁路局新乡电务段 | |
7.铁路信号培训基地 | 南昌铁路局南昌电务段 | |
8.铁道通信信号实习实训基地 |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城市 轨道 交通 运营 管理 | 1.城轨客运校外实训基地(郑州车站) | 郑州铁路局郑州车站 |
2.城轨行车校外实训基地(郑州东站) | 郑州铁路局郑州东车站 | |
3.郑州地铁公司城轨运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
4.中铁快运物流及铁路货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 |
5.武汉地铁公司实习基地 |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6.广州地铁公司实习基地 | 广州地铁公司 | |
…… | …… | |
铁道 工程 技术 | 1.郑州铁路局工务机械段 | 郑州铁路局工务机械段 |
2.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 | 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 | |
3.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
4.中铁七局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 |
5.中铁七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6.郑州铁路局新乡桥工段 | 郑州铁路局新乡桥工段 | |
7.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
…… | …… |
学校持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涵盖全部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健全,实习基地充足,校企合作密切,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企业工作量饱满、质量评价客观,实习效果好。
学校出台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明确了顶岗实习的目的、顶岗实习的原则和要求、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顶岗实习的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费用等方面,对顶岗实习工作从实习单位与岗位确定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对于规范和促进顶岗实习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院(系)还与一些单位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到这些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覆盖了校区所有专业,顶岗实习覆盖率达100%。
3.深化运行机制建设,探索实施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实行“双轨并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适应高速铁路的发展,培养行业急需的动车组机械师高技能型人才。
根据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专业建设,深化“双轨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通过校企双方的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郑州动车运用所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团队,对动车组地勤机械师、随车机械师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动车运用所职工教育专家、检修运用专职、技师和高级技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组建由专任教师和郑州动车运用所技术专家等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开发特色讲义。共同在资源库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优化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构建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和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两个模块的学习平台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完善了“双轨并进”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在2010、2011级的教学实施验证,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得到了提升,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见习时间,培养的毕业生成为胜任动车组运用、检修、维护和故障应急判断处理工作、高铁急需的动车组机械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施“N+1”校企合作模式,三年建设期内,成立了车辆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制度、机制、机构平台等方面规范校企合作办学深入持续开展;与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合作建立“铁道机车分校”(厂中校),实现办校入企,顺利实施“N+1”教学(本专业学生第三年入驻分校,完成学业)。成立“铁道机车分校”运行管理组并开展相应工作,保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改革、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指导等过程。四年来,分校共接纳铁道机车车辆专业2008、2009、2010、2011四个年级10个班级400多名学生生活、学习、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参与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资源库建设4门,参与教科研课题申报3项;武汉铁路局捐赠一台内燃机车,支持专业教学。
电气化铁道技术遵循“三循环”的原则,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论证。依托电气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两个组织,以专业教师、企业专家为两个参与主体,以初步调研、形成初稿为第一循环,专家论证、修订方案为第二循环,方案审批实施、反馈优化为第三循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形成了包含职业岗位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职业能力分析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学习指南的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与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铁道通信信号综合实训—培训基地,企业投入了价值123万元的设备。该基地各子系统间高度集成,是一个具有高速铁路“一中心、五站、三区间”的综合实训—培训基地,既满足了学校专业教学服务和企业员工培训,又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工程应用创新基地。
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双主体”联合办学,共建了中兴轨道通信学院。截止2015年4月底,合作举办的通信技术(铁道通信)方向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累计招生达942人,目前已有234名学生被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郑州铁路局等大型国有企业提前录用。
城轨运营管理专业构建“站校交替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与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平台上,依据专业教学合作机制,按照城轨运营岗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将三学年的教学划分十个学段;充分结合运营生产实际,在城轨交通车站和学校之间交替进行专业教学;通过4G无线网络及现场监控设备,将车站现场的运营生产实景引入课堂,在站校之间实现专业师资、教学场所、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中厂”——“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郑铁职院监测站”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对外开展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等技术服务,并实现经济效益。不但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购置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使原来的消耗性实验实训变为了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方向)专业实行“多学期”教学,在段校合作单位——郑州铁路局工务机械段检修基地开展运用、检修实习,按照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春秋施工、夏冬维护”的工作节奏,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回检修基地检修期间,在段校双方合作协议的框架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段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学生大机运用、检修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捣固机、清筛机、钢轨打磨车运用规章、大型线路机械司机共性规章、大型线路机械司机职业道德、生产企业的组织机构及生产管理系统和捣固机、清筛机、钢轨打磨车日常维修保养等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见铁路大机检修实训计划及指导书)。
学校十分注重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达到互利双赢。骨干校建设期间,共接收企业捐赠4857万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企业级实验实训设备,搭建学生实践和创新平台,构建真实的“校中厂”实训环境。
4.订单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共建共享,双向介入”为原则,建立了教学互动、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与全国各铁路企业、地铁公司和郑州宇通集团、山东莱芜钢铁、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等11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以及22个大中城市的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使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零适应期”的技术性人才。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我校毕业生就业率2013届达到了93.05%,2014届达到了95.86%,其中5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有特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三甲医院录用,铁道类和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的毕业生就业体系,促进了毕业生大批量高质量就业。
为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铁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彰显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3年5月23日,河南省教育厅与郑州铁路局签署协议共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厅局共建”)。
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铁路局双方同意创新体制,优化机制,共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政府厅局、郑州铁路局以及学校三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河南省教育厅承诺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列入省属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强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予以更多的支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为加快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优良的办学条件和环境。
重点扶持学校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省部级以上项目研究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新校区等专项建设,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进一步扩大对该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学校上层次、上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重点支持学校与郑州铁路局在新体制新机制构架下,本着“共同投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按照共建双赢的思路,利用郑州铁路局黄河南岸及工务培训基地现有条件,组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开展以铁道类(包括其它轨道类)相关专业全日制学生实训教学和铁路职工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培训活动。
弘扬铁路文化,凸显铁路特色,积极推进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铁路文化主题公园”。
积极推动学校与郑州铁路局开展深度合作和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需求,有效利用学校创新资源,主动为企业服务。郑州铁路局支持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铁路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对作为全国铁路行业骨干高职院校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基地建设、协同创新、学术交流、UU快3等方面予以支持。
成立校企合作促进会,形成共管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委派人员成立校企合作促进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促进会由厅、局领导及有关部门、学校代表组成,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校企合作促进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确定合作共建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解决合作过程中的有关具体事宜等。